明朝母子兒媳同葬一墓
湖底沉寂430年明墓重見天日,專家稱這種夫妻長輩合葬墓實屬罕見
在湖底沉寂了430年后,湖邊水庫墓群中的一座明代古墓終于重見天日。昨日,廈門市文化遺產(chǎn)保護中心對該墓穴打開清理,初步確認(rèn)這是一座母親、兒子和兒媳三人合葬的墓葬,而這種夫妻與長輩合葬的共同墓穴實屬罕見!
該墓葬外觀保存很好,墓碑寬約3.1米,上面刻著的“萬歷五年”(1577年)、“丁丑春立”字樣顯示,該墓葬距今已430年。
挖掘不到半小時,原本被淤泥掩埋的臺座、供桌和墓圍等露出地面,墓葬整體輪廓也顯現(xiàn)出來,此處墓葬共三個墓穴。
文化遺產(chǎn)保護中心主任靳維柏稱,該古墓是常見的閩南墓葬,用三合土把墓葬包成火柴盒形狀,既可防水又可防盜。據(jù)此推斷,墓主人具有一定身份。
截至昨日傍晚,考古人員對其中兩個墓穴進行了清理。廈門市文化遺產(chǎn)保護中心鄭東介紹,兩個墓穴中出土了3個陶罐和一些青花瓷器碎片,有碗、酒杯和明器(又稱冥器)。墓穴中還發(fā)現(xiàn)一枚棺釘,說明墓穴中以前曾有過棺材。之所以未在墓穴中找到棺材,一種可能是墓穴前的墓磚有被打開的痕跡,墓穴可能遭到過破壞;一是清理墓穴時發(fā)現(xiàn)里面有不少水和淤泥,表明湖水有浸入過墓穴,棺木和尸體可能已腐爛。
而另一墓室密封完好,墓口用三合土密閉,今天將打開。
鄭東表示,今日清理完第三個墓穴后,“望柱”墓葬的發(fā)掘就會展開,就目前情況看,“望柱”墓葬應(yīng)是湖邊水庫墓群中最大的一座。(林雪萍 薛德芳)
(責(zé)任編輯:梅智敏)